第八章

“我们这是要算个开业,看啥时候好。恁这是为啥,这个时候去烧香?”蒋氏家里开着杂货铺子,养得个自来熟的性子。这话问的是肖赵庄那两位妇人。

肖赵庄这两位妇人是婆媳二人,带着小孙子去烧香。

如今这天不晌地不午的,既不是初一也不是十五,也不是三月三更是四月八或者九月九这等日子,算不得是烧香好日子,除非有特别的事情。

蒋氏先说了自家的,才顺口问起人家去干啥,倒也不叫人心里不顺溜。

那位年长些的妇人听得蒋氏这话,摸了摸小孙子的脑袋,替他擦了擦汗,笑道:“我儿媳妇昨个做了个梦,梦到我家婆给她托梦。说咱家这小孙子是从灵山求来的,一直没还愿,眼瞅着到期了来托梦叫咱们去还愿呢。”

“是吗?”陶柳氏正要和她闺女兰娘求子求顺利生产呢,听得这话自然十分上心,赞道,“你家这小孙子长得好,又听说听话,一看就不是一般小孩子。我也是给闺女烧香求子的,你给说说,你们当时咋求的,求个恁好的小儿郎来。”

召娘趁着他们说话的功夫,目光落在那小儿身上,见他大约两三岁的样子,长得虎头虎脑,眼睛又黑又亮,与人四目相对便冲人笑,十分讨人喜欢。怪不得陶婶子夸得那么顺溜自然呢。

她心中如此想着,却是不太信鬼神之说,因为这孩子论长相有点像他娘。

小儿郎的娘被问了,未语先笑道:“没咋求。其实,我都忘了。我也是嫁过来那年才去了次灵山,后来就没去过。”

她婆婆替她解释道:“我孙子是大年前生的,我这儿媳妇是大大前年春上进的门。就进门去了一趟灵山,下半秋就怀上了。怀上了大着肚子哪里也去不了。生了又养孩子坐月子,就没再去过了。”

“哎呦,你家这大福气啊。”蒋氏和陶柳氏纷纷赞道,“进门当年就怀上了,一举得男,还养得这么好,福气真大。”

陶柳氏不得这赞,还笑得有点夸张地道:“老嫂子,咱厚脸皮多嘴问一句,你这儿媳妇是哪庄闺女?”

蒋氏眼热人家儿媳妇进门就怀上了,还一举得男,却没想着打听人家是哪庄闺女,毕竟她家大川和大海都有对象了,老三大江还小,如今还在读书,不着急说媒的事儿。

其实,陶柳氏的儿子也都成家了,她这么问多半是为了方砻匠家的小儿子。

蒋氏有点看不上陶柳氏广撒网的姿态,毕竟这等交浅言深的话问出来也是颇为失礼的,出于好心还扯了陶柳氏的衣衫一把。

陶柳氏也发觉自己有些贸贸然了,回头看了蒋氏一眼,又冲二人笑道:“我这有点,那啥,不好意思哈。”

肖赵庄的那位婆婆道:“没啥,没啥。我这儿媳妇是我们南边白田庄的。她娘家姓田,子嗣兴旺得很,就是家里就这么一个闺女。我家跟他家是两老气。”

两老气就是两家是干亲的意思,是当地方言的说法。

陶柳氏有些可惜了。

召娘听得忍俊不禁。

萍娘嘟着嘴,觉得她娘陶柳氏有些失礼。

陶家三个儿媳妇排排坐不说话。

一时间牛车上有些尴尬,蒋氏趁着空气凝滞的前一刻,笑着问赶车地赵老汉道:“老赵头,你这一天来回四趟,拉八次人,可不少赚吧?”

“赚啥钱,也就赚个辛苦糊口的饭钱罢了。”赵老汉笑着剖白他如何辛苦如何不容易。

从黄埠镇到灵山一来一回要两三个时辰也就是四五六个小时,端看天气和路况了。赵老汉一般是寅时开工,也就是召娘前世的凌晨三四点钟。

第一趟,天不咋亮,去的时候不敢走恁快,再吃个早饭,回来大概要辰正前后了,也就是早上八点。

早上去的人多,下午回来的人多。

辰正这趟是白天,路上走的快一些,大概巳正二三刻左右到灵山寺山脚下了,也就是早上十点半以后了。

这一趟也不着急赶回来,等着早去的一拨人烧了香,也得道未正前后便拉着人回来。再空车跑一趟,继续去灵山把人拉回来。

他剖白完总结道:“跑四趟,拉五六回人。哪里就拉八次人。可没你说得恁好挣啊。比不得你家里能挣,家里头开着杂货铺子,你外人和孩子还出去赶场子,一天赚三个集的钱,谁家有你家能赚?”

“都是看着红红火火罢了。要是真赚三个集的钱,我家里早就翻天了。房子还是十几年前的房子哩。”蒋氏也不是非要问他赚多少,听了叫了穷又攀扯到自家身上,也哭了一通穷,转而赞赵老汉道,“还是你能干。你总比在家里坐着闲着强。”

赵老汉笑道:“也就挣个活便钱。”

蒋氏说了个“那也不差嘛”,又问道:“人家都说灵山灵,你经常往灵山去,有没有见过听过的事儿,给咱们絮叨一下?”

赵老汉听得这话,笑道:“你这可是问对人了。多得很。就刚才肖家弟妹说的那事儿,我这个月都听到四五个了。”

“是嘛?送子娘娘最近下凡了?”蒋氏笑问道,又催促赵老汉道,“给咱讲讲。”

赵老汉不假思索地道:“月初的时候,葛关庙有两妇人去烧香还愿,前几天后王还是前刘庄啊,反正就那一片有三个媳妇一个求子的,两个去还愿的。”

肖赵庄的妇人听了这话道:“你这么说,我也想起来。前些日子,我们村里头也有两个说怀上了。还有一个都拖拉了好几年,差点没过不下去,这就有了,你说奇怪不奇怪?”

召娘听着他们讲这些,好想跟他们说一种“医院病人”论。就是不去医院的时候,你觉得就你一个人生病了,去了医院你发现好多病人。

陶柳氏这不去给陶兰娘求子,也不会想着烧香,不会想着烧香也就不会遇到肖赵庄这对婆媳。

仔细说来,这都是概率问题。

赵老汉的车本身就是往灵山去的,烧香拜佛求子求财的事儿肯定不少。

召娘听他们一惊一乍的讲的和听的都是津津有味,也跟着津津有味地听了起来。

烧香还愿的事儿,很快就转到了神神鬼鬼上。

赵老汉讲他去年秋冬时候,有次赶车去灵山,碰上雾大。路过前杨的时候,碰见了一桩怪事儿,见到一个身着白衣没头的鬼,当时车上就两个人,一对母子去烧香。

“哎呦,我们仨都不敢动。”赵老汉现在说起来还是心有余悸地道,“我吓得差点跳下去捂牛的嘴,生怕它叫。真是太吓人,好在一会儿又来了一辆车,我再看过去就没有了。我去了寺里就去烧了香,求了个符,随身带着就没见过了。”

“你经常走这条路,那可是得小心点。”

“那对母子烧香是求啥的?”

“求功名的。”

“没成吧。”

“没。”

“肯定没成。还没上山就遇到鬼,咋能考中。”

大家聊着聊着话题就歪了,又歪到烧香心灵心不灵的问题上去了。

越讲越神神道道,召娘听得昏昏欲睡。

她昨日没怎么睡好,还真就靠着蒋氏睡了过去。

蒋氏看她睡了过去,也没叫醒她,只是用胳膊揽着她的腰免得牛车颠簸撞到了她。

陶柳氏看她这样,笑道:“你家召娘有福气。”说着看了眼萍娘,继续道,“我这个当亲娘的都不及你啊。”

蒋氏低头看了眼召娘,笑笑道:“咱家就这一个闺女,不疼她疼谁。”她说着话余光扫着陶柳氏和肖赵庄那对婆媳,不想将召娘是抱养这事儿大肆宣扬,又道,“你看这闺女一点心眼子都没有,这都能睡着。”随即便生硬地转了话题,说起了旁的事儿。

蒋氏说这话的时候,召娘本还只是昏沉迷糊,还想睁开眼睛来着,等一众人谈兴大减,渐渐没了声音,她就彻底的迷糊过去了。

牛车晃晃悠悠的确实很催眠呢。

如今不似四月初八这等佛诞日,不是赶时节烧香的日子,偶尔也会遇到些人,多半是附近村落的居民,并不喧嚣。天气也不甚热,路上又有风吹着,倒是叫召娘睡了个香甜。

行了一个时辰左右,车上有人尿急借着口渴让赵老汉在洪山村停了车。诸人坐得腿脚麻木,屁、股疼,便也下车走动喝水或者出恭。蒋氏这才推醒了召娘,看她刚醒来还迷糊着,轻声解释了下为什么停车,问她道:“要不要下去走走,喝点水?”

召娘掩唇打个喷嚏,又打了哈欠,才清醒过来,下了牛车,对蒋氏道:“我不渴。娘要是渴了,就去喝水吧,我在这里等着。”

牛车就停在洪山村的村口,一株足有四五百年的银杏树下,太阳晒不到。蒋氏看下环境,又看肖赵庄的田氏带着孩子下了车,没打算进村里头,就嘱咐她道:“别乱跑,找个凉快晒不到的地方呆着,知道吗?”

召娘应了话,等她娘蒋氏和其他人一道进了村子,才转而与肖赵庄的田氏笑着话,问道:“要不要去那边坐一下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