夜色深沉,程淩眼前又出现那一道闪着金边的门。
开门,再次开门之后,依旧是白亮一片的超市 。
陶棉不放心,这几天关了超市门之后,都会在超市里面等到九点多,这会已经八点半了,原本打算再过一会就要回去睡觉,谁知道程淩竟然过来了。
陶棉上下打量,看程淩脸色还好,就说:“我给你倒水喝。”
程淩摇了摇头:“我不喝水,我想问一下,有没有什么打井的法子?”
陶棉没听清楚,再问了一次,知道是打井,不由得沉默下来,原因无他,她从小到大,就没有见过几次水井,有限的几次见到,还是在一些景区里面,有的也仅仅是做个样子,让大家知道带着辘轳的 水井是个什么样子。
程淩看陶棉一脸为难的样子,有些失望:“挖井真的是一个手艺活。”
陶棉掏出手机,“我不会,但是有人会啊,来,咱们上网找找有没有挖井的视频,现学也行啊。”
程淩好奇的看着陶棉手里的手机,第一次见到陶棉的时候 ,他就对陶棉手里这个粉色的薄薄的铁方块感兴趣,这个东西竟然能够联系到远处的人。
两个人凑一起看了几个视频之后,程淩皱了皱眉头:“我要挖的是一口已经干枯的水井,村里挖的水井,一般都会挖在水脉之上,虽然因为天气大旱没水了,挖的深一些,应该是能够再挖出来水。”
陶棉点头:“你说的很对,只要往下深挖 ,一定能挖出来水,就算是挖不出来水,你们这一路上的水我帮你们准备。”
程淩摇头:“还得是我们自己找才行,你能 帮我找点工具吗?”
陶爸爸因为经常去山上,家里有很多现成的工具,陶棉也不知道用什么工具比较好,就带着程淩去了家里的工具间。
偌大的工具间,举凡是能用到的工具,家里都能找到,光是各种型号的电钻,就在墙上挂了好几把,至于那些挖土用到的工兵铲,从最初的简易款到后来的多功能复合款,一样一样的挂在墙上。
程淩好奇的拿起一把工兵铲,用手摸了摸工兵铲的铲头,惊讶于制作 铲头的钢铁的质量。
陶棉经常跟着爸爸进山,对这些工兵铲也挺有研究,看着程淩手里那一把木柄锰钢铲头的工兵铲,说:“这是最基本的款,这些是添加了很多的功能,既能当铁锨用,还能当砍刀,当锯,当斧头用,这个铲头,还能当做饭的锅用。”
程淩惊讶的又拿过来一把,翻来覆去的看,良久,才问陶棉:“这些东西很贵啊?”
陶棉摇头:“从网上买的,最贵的三百多块钱。”
程淩对这边的物价不是很了解,但是不妨碍他从陶棉的表情里面知道,他拿在手里的这些东西,其实一点都不珍贵。
陶棉说:“挖井用这木柄的就好,这里有两把,你都带着,你在拿一套这样折叠款的,我给你演示一下,这个东西用好了,野外生存能帮你很大的忙。”
陶棉就拿过那一套多功能复合的工兵铲,给程淩演示一遍,让他知道怎么样能当铁锨用,怎么样当砍刀用,怎么当斧头用。
程淩看的眼睛都亮了,目光灼灼的看着陶棉手里的工兵铲,黑色的金属,灯光下闪着幽幽的光,已经开刃的刀头一看就知道很锋利,程淩在想,也不知道要如何才能炼制出来这样好的铁器,如果手下人的兵器能够用这样的铁器来炼制,战斗力一定很强。
陶棉又找出来一捆绳子:“井底下挖出来的土要运到地上,这些绳子你带着,我再去给你找两个竹筐,用竹筐盛土。”
程淩看着陶棉又去仓库找出来两个竹筐,把绳子放在里面,两个人走到超市,陶棉又给拿了一些小面包,还给拿了几包榨菜:“这个是咸菜,吃点咸的对你身体好。”
程淩怀里抱着摞在一起的两个筐,筐里放着三把工兵铲,一大捆的绳子,还有几包小面包,几包咸菜,对着陶棉感激的点了点头,转身又给陶棉表演了一个大变活人。
把担心收起来,陶棉就回了卧室睡觉。
程淩把东西藏好了之后,就回去躺下休息,明天是很关键的一天,就看能不能从那一口枯井里面挖出水来。
黄芩有些头疼,挖井可以,但是他们现在没有趁手的工具,这一行队伍,是发配流放的,有限的几样铁质的工具,就是差役们腰上挂着的朴刀,想要把井挖出水,很困难。
天刚蒙蒙亮,程淩喊黄芩,两个人到一个院子里,黄芩就看到院子里放着两个竹筐,最让他惊讶的竹筐里面的东西。
程淩说:“咱们用这些东西挖井,就是不知道这水井里面还能不能挖出来水。”
黄芩很肯定的说:“小公子,有了这些东西,往下深挖,一定能够挖出水来。”
程淩就有些疑惑:“既然水井里面能够挖出来水,为什么大家还要去逃荒?”
黄芩解释:“水井里面干枯,就表示这附近能够灌溉农田的水源没有水,没有足够的粮食,只能等死。”
程淩想到从陶棉的手机上看到那些深几十米甚至是百米的水井,问 黄芩:“咱们最深能够挖多深的井?”
黄芩思索片刻,说道:“最多也就能挖个几丈深,我昨天去井下看过,这水井找的地方比较好这会干枯无水,往下再挖一挖,一定能挖出来水。”
黄芩很兴奋,他现在迫不及待的想要去试一试这些工具,特别是那两个看起来很小巧的像是铁锨一样的东西,就他目前的眼力,他感觉,这东西一定会给他很大的惊喜。
已经没有水了,大家伙手里还有一两个干巴巴硬邦邦的黑面窝头。
看到黄芩跳到井里,众人精神一震,就盼着黄芩能够再找到水,这样大家才有活下去的希望。
果然没有让开黄芩失望,铲子用起来很顺手,铲起土来就跟切豆腐一样轻松,越用越喜欢,越用越高兴,等到林松带着人把两个竹筐下到井里的时候,黄芩已经把井底的土都翻了一遍。
挖到中午的时候,黄芩惊喜的喊道:“沙子里面有湿气了,说不定很快就能挖出来水。”
众人听到这个好消息,精神振奋不少,就连文荣也虚弱的对文夫人说:“母亲,咱们很快就能有水喝了。”
文夫人点头:“对对,咱们很快就能有水喝了,等有了水,荣哥儿想喝多少就喝多少。”
文荣舔了舔干裂的嘴唇:“母亲,我想喝您做的甜汤,甜甜的,真好喝!”
文夫人轻轻地拍着小儿子的背:“荣哥儿睡一觉吧,睡醒了谁不得就有水了。”
那边文肃跟大儿子文茗都在井边帮忙,他们负责把竹筐里的沙子运到远处,两只竹筐这样轮换,几个人干的很是有劲。
朱同带着几个人站在远处看着,一个差役好奇的问:“头,你说他们真的能打出来水吗?”
旁边一个不屑的说:“我看他们是异想天开,真要能打出来水,这村里的人还能都逃走了吗?”
又有一个不赞同的说:“谢老的这个车夫有几分的本事在,咱们在山谷里面就是他找的水,要没有他找的那些水,咱们还走不到这里呢。”
接着又有差役持不同的意见:“要没有他们,咱们也不用走这条不好走的路,要沿着官道走,说不定咱们这会已经走到梧州了。”
又有人驳斥道:“官道上有流民,你能保证你带着这些人安全的到梧州?要真说起来,咱们还得感谢谢老呢,要没有谢老带着,咱们可找不到这条隐秘的路。”
朱同皱眉:“你们是闲的没事干了吗?去村口帮着守着去。”
为了怕有流民来袭,从昨晚上开始这一帮差役分了几拨轮换着守在村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