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章

苏念晗撩衫叩拜。

季煊受此大礼,旋即探手将他扶起:“仲卿,你且记住,你我之间的相处之道除了君臣的‘忠’,还有兄弟的‘不疑’。”

苏念晗抿了抿唇,话语陡然轻快,竟带了几分促狭:“等的就是王爷的这句话。”

季煊一愣,佯怒,挥拳砸于其肩窝:“就知道你小子花花肠子多,居然敢设了套子让本王钻!活腻了是不是?”

“还请王爷恕罪,一别多年,实在心中无底。故而才……”

“哦是吗?”斜睨着眼睛,季煊拖长了声音:“这些年来,你时时刻刻关注朝中的动向,难道对我居然一点儿了解判断也没有?”

苏念晗呆了呆,有些尴尬地摸摸鼻子:“王爷怎知……”

“难道你以为,我让你走了之后就再也不闻不问了?难道在你的心里,我竟是如此凉薄之人?!”

“不是不是绝对不是,王爷宅心仁厚义薄云天体恤下属恩泽绵长……”

“滚滚滚!现在才想起来拍马屁,迟了!你走后,我一直派人留意你的去处。只不过,你既然想靠着自己的力量,我便也乐得袖手旁观,省得出力相助反倒落个埋怨。”

“瞧您这话说的……”苏念晗讨好讪笑:“我岂是如此不识好歹之辈呢?”

“天底下最不识好歹的,你敢认第二就没人敢认第一!否则,当年为何一意孤行要离开?否则,如今为何坚决不肯现身一见?”

见季煊的话语里已然含了几分真怒,苏念晗忙敛了嬉笑,正色缓声:“我明白,跟着王爷必能一帆风顺仕途坦荡。然而,王爷身边多的是高官要员经天纬地之才,却绝少有真正了解地方吏员之状况的人。王爷掌管吏部,对各级官员可谓了若指掌,但对真正办事的那些人怕是知之甚少。若要强盛大梁,首先便要整顿吏治,若要整顿吏治,又怎么可以抛开那些实际执行国法国策,与百姓面对面接触的大小吏员呢?这些年,我自村落到县衙到州府再到京师,一路走来,自认接触的面还算广,接触的级别也还算多。相信,对王爷定会有用处的。至于到了帝都,之所以迟迟未去参见王爷,实在是因为囊中羞涩,一直没有什么能拿得出手的拜礼,到时候万一被门房推搡出来,实在是太没面子了些。”

说到最后,自嘲一笑,状似调侃。

季煊却神情一肃:“你的意思是,我府上有人私受贿赂?”

“这也是难免的。”苏念晗似是全无所谓的轻描淡写:“王爷如今风头正健,想要巴结之人怕是首尾相连的站着也要绕都城转上三圈,不疏通一下关节,岂不是阿猫阿狗都能踏入王府大门,要求与王爷一晤?所以,王爷手下的人,的确是在忠心事主,为主分忧,以免王爷操劳过度。”

季煊却皱了眉,慢慢踱至门口,仰望灰蒙蒙的苍穹,默然片刻,方沉声:“仲卿,你是说,我锋芒过露了?”

“是。”苏念晗来到他的身边与他并肩而立,直言不讳:“最具实权的户部,吏部,兵部,有两部在王爷手里,兵部则直属皇上。看起来,是皇上对王爷的无上信任。然而,又焉知不是一种试探?毕竟,太子的地位,依然稳固不可动。”

季煊的眼角微微一跳:“你可是听到了什么风声?”

“没有。但就是因为这样,所以才蹊跷。王爷不觉得,太子有些太过安静了么?另外,总领六部的丞相,名义上是不与任何皇子交好,只忠于皇上。但其实换个说法,就是忠于皇权,忠于皇位的继承人。在相府的这两个多月来,经我手递给丞相的太子信笺便有六封。虽然都公开记录在案,内容也都是一些国事上的讨教,甚至是学问上的探究,然而,这也未尝不是一个增进私谊的方法。况且,还可以给丞相留下一个虚心求教,孺子可教的印象。恕我直言,在这一点上,王爷与太子相差甚远。王爷只知埋头做事,而不屑于表面功夫,只求大刀阔斧革除弊端,而忽略细枝末节的小瑕疵。所以,王爷才会不知手下人私受贿赂这种小事。更没有在意,倘若一旦被有心之人利用造势,会有什么样的后果。王爷心志高远光明磊落,不耻阴谋勾当。然则……”苏念晗的话音一顿,侧身,直视他的双眼:“明枪易躲暗箭难防,自古以来,夺嫡的路上,永远暗箭多于明枪!”

季煊眸色一敛,沉吟不语。

苏念晗便扬了扬眉,一声轻笑:“王爷想必知道,我现如今的出身,乃是永安县郑家村的村长之子,与曾经的煊王府全无半点瓜葛。这也是为什么我迟迟未登府拜见的原因,一个初来乍到的小小官员,怎敢高攀呐?”

季煊恍然:“原来你那时候就开始谋划……”

苏念晗话语沉缓,含决绝几许:“从离京的那一日起,我便只为了一件事而活。相信与王爷的目标虽不尽相同,却,殊途同归。”

定定凝住他的坦荡无掩,似是过了很久,又像是只有一瞬,季煊霍然纵声长笑,豪气冲云端:“那么从今以后,你我便齐心合力,定大梁朗朗乾坤!”

苏念晗朗声:“臣必披肝沥胆,誓死追随!”

闪电划破天幕,若苍鹰击长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