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05章 :三岁成诗 五岁射虎

一看那人便是家丁打扮的,只是斜睨了一眼启远,便大手一挥,“哪里还的小子这么不懂事?这个地方是你玩儿的么?去,去,一这呆着去!”

旁边正在排除去当书僮的人一听,都哈哈笑起来,“是呀,小孩儿,看你这样子,恐怕还在吃奶吧?还是回家抱着你娘亲吃奶去吧,别在这儿丢人现眼。”

启远一听,不离开,反而很诚恳的对面前这个家丁道,“小哥,你这里是招聘家丁的对吧?既然是招聘家丁,自然要考核的,我是不是贪玩来这里凑热闹的,只需要试一下,不就立知分晓!”

那家丁还想说什么,一边坐着主考的象主管的一个中年人一看,便叫住了那个人,冲小启远招手。“小子,既然你这样说,那就过来一试吧。”这小子,虽然年纪很小,但一言一行有板有眼的,相较来说,到是比那些排着的人还要知书达理一点。

中年管家可是过来人,看的事儿多,见的人自然也多,一眼便看出启远言行诚稳,不服不躁,能在这样的年纪说出这样的话来,已经可以证明他的与众不同。

再细观启远,虽然衣襟褴褛,但却难掩其眉清目秀,若是再将养几日,穿上一套洁净的衣衫,相信也是个不错风流人儿。这中年管家看着他这外貌,先已经喜了几分。

再观他举止,那真是少年老成的很呐。

不紧不慢的走到自己面前的条桌上,拿起上面的三道考题,只是睨了一眼,便提笔书写下答案。

看他提笔如飞,一踌而就的胸有成竹样子,多半这样的考题于他来说,是很简单的。不过,一切还要等看了他答案才能知道最后的结局。老爷这次招聘小书僮,可不能大意,那可是要带到京城去的。

管家不露声色,只是启远写答案的时间内,但已经把他进行了外貌和言行方面的考核。

不到一分钟,三道试卷都写了下来。不得不说,这样的捷才,很让人惊讶了一番。有那外面围观的人,噗臭嘀咕,“哼,小毛孩子,奶气都还没退却,肯定是糊弄人的。”

那人一嘀咕出声,便有人立马响应,“是呀,是呀,奶气还浓的很的人,哪里会写字帮诗,这可是将军大人亲自出的诗呢。小娃,你多大呀?”

一边的小悠然,听到这些人这样议论自己的远哥哥,心里老大的不乐意,噘着嘴儿立马就反驳那些人,“哼,做诗算什么?我远哥哥会的东西可远不止这些呢!”

答案提交到管家的手里,只是匆匆忙忙的一瞥,那管家的面色便变了好几变。最后再瞪大眼睛,揉搓了一下,似乎对于自己所看见的,不可置信。

只是深深的看了一眼启远,把那个家丁叫来在他耳朵边吩咐了二句,便拿着那几张答案匆匆忙忙的往府里跑去。

看他行色匆匆的样子,似乎,恨不得用飞的速度往里而去。

这一下,围观的人群全都炸了锅,不可思议的看着小启远,一个个的眼里全写着满满的怀疑。

有人终归沉不住气,率先发话,“我说小子,你不会是真的写下了答案吧?三首诗词,还有猜谜之类的,我们这十几岁的想要写出来,都是极困难的,你一个三岁小童,难道比我们还写的好?”

小启远只是淡淡的扫了那些人一眼,并不吱声,沉着的站在那儿,对于这样的置疑,他早就习以为常。在村里的时候,自己第一次写诗出来,也把爷爷惊的半天说不出话来。做诗,早在几个月前便会了。

罗府是驻守边关的罗将军宅邸,此时的将军正坐在府里看着手里的兵书。

看管家匆匆而来,抬眼看向他,这个时候的管家,应该在外面招聘书童,这时候进来,只能说明有他不能决定的事情。

把书放下,看向神色激动的越客家。

“老爷,天才,神童啊,天降神童到我罗府,这可是神迹呢!”

向来稳觉的管家,会激动的说话也不连贯,看来他遇到的事情还真不简单。罗将军把书放下,威严的眼神扫过还激动不已的管家,吓的越管家赶紧闭上嘴巴,把手里的答案恭敬的递到他面前。

能把自己沉稳的管家激动成这样,罗将军的好奇心还是很浓的。

虽然他带兵打仗,可文才也是不凡的,自认在这样的边关之城,想要对上自己的诗词,还要对的精美,想来也是有一一定的难度的。要不也不会招聘书僮这么久,还没找到合适的人选。

触景诗:

昙华亭迹至今留,骚客梯岩时一游。

玉阁参差堪宿雁,瑶梯层转锁灵湫。

碧林风动震人耳,瑶草缤纷满岭头。

寒拾二仙足尝到,一言蒙佑免虔诚。

这是描写俩人出外赏景的即兴诗,把景色心情还有一方人物风情俱都描写到位,看的罗将军当场便喝起彩来,“好,好,不错,写的不错。”

得到罗将军的夸奖,那管家也跟着笑了起来。

迫不及待的再看下一首,这一首是自己出的诗词。用八题做七律诗,是哪八题:蝉琴蝶折鱼梭燕剪是七言绝茉莉花蜜萱花海棠花水仙花是七律。

槐阴冉冉覆匡床,一曲幽然奏峄阳。

闻向风调松冷冷,清逾泉响石浪浪。

先时预报商音动,应律徐看漱气翔。

莫道无弦偏有韵,广陵颖在奕中藏。

这首蝉琴韵分藏字,做的有声有色,似乎美景就在面前,还能感觉到那蝉儿藏匿在槐树间,风儿阵阵……

“绝,真是绝啊,不错,不错,想不到这边关野蛮之地,居然会有如此高雅之人,不错,不错!”

罗将军看的那叫一个眉开眼笑,怎么也不会想到有人会对的这么工阵,写的这么有灵气。一时之间居然看的手舞足蹈起来,一边的管家更是笑的嘴也合不拢,在这个时候才插话道。“将军,你猜测这做诗之人会有多大?”

罗将军再看自己命题的以老槐为联句的诗,并没有回答管家的提问。

回忆当年徒奔,古槐影下堪婆娑。、

劲枝虽被春光早,柔条还沾雨露多。

绿作复去叶茂密,黄应秋日气冲和。

势成连理有缘定,何必诵诗慕伐柯。

好一句“何必诵诗慕伐柯!”绝,真是绝了呀,越管家,马上把这个小童给我叫进来,就这个人,有他陪着大少爷伴读,相信我儿子会有大成就的。哈哈,人才,确实是人才啊。那个,你刚才问我这小童有多大?我想怎么着也得和我儿相差无几吧!”罗将军的大儿子,今年八岁,一直以来便想替他找一个精通诗词文采的书僮,奈何这边关之地,有才有貌的人,实在是难找,也就是这样,这事儿才拖到现在。

越管家听他猜测有八岁,当下神秘一笑,“老爷,我说错了,这小童,也就是三岁左右!”

啪的一声,罗将军把手里的答案一下子拍在桌面上,圆睁着大眼睛看向越管家,几度以为自己听错了。

管家对于将军这样的惊异,心里大是受用。再次含笑强调了二句,罗将军把手里的书一丢,甩开大步便往外走去。

“你多大?”

看着沉着的站在长条桌前的小启远,罗定阳心里想着,或许这个小东西只是发育不良,或者是侏儒人之类的。所以才会巴巴的问启远年纪。

抬头看了他一眼,启远行了个礼,“禀先生,启远三岁零四个月。”

嘶……

四周的人,再次惊讶感叹,没想到三岁半不到,居然出口成诗,还能惊得将军的刮目相看,此子的前途无量,可想而知。

这二章是以男主的视线进入故事的,后面就会以女主的视线进入故事情节,亲们耐心等待哈。故事不会枯燥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