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午,王小妞也不想一个人呆在家里,大姐和大姐夫也回自己家去了,她就跟爹妈还有王小菊,王小军一块儿去地里。
秋天,天气不是很热,地里的活也不多,王建华就同意小妞一块儿去了,只是嘱咐她千万不能到处乱跑。
小妞上身穿着一个格子的衬衣,下身一条裤子,脚脖子完全露在外面。
三姐王小菊看了,笑着说道,“嘿嘿,小妞长大了,裤子短了,等过几天不忙了,我就给你重新做一条新裤子。”
王小妞心里更感动了,她以前听妈妈讲过她自己小时候的故事,那时候,农村生活条件并不好,一件衣服能穿七八年,而孩子们长得快,好在孩子也多,大的不能穿了就传下去,邻里间也会相互照顾,把不要的衣服送给别人。每逢新年是孩子们最开心的,因为表现的好家长就会给孩子们做新衣服。
地上都是泥路,坑坑洼洼的,小妞很明显的落后他们好远,这泥路她真走不惯,布鞋也烂了洞,十分磨脚。不过她没喊苦也没喊累,慢慢追上他们的脚步。
一路上,有不少人跟他们打着招呼,王小妞也开始默默记住他们的名字和相貌,有不少关心她身体的,这一路来也是感动温暖相伴,王小妞思绪飘远了,以前她对农民的印象是能吃苦,不怕脏不怕累,现在看见如此亲切热情的打着招呼,她觉得他们很真诚,很热情,很有礼貌,憨厚。与大城市来来往往的人不一样,住在高楼大厦,也许同一层都相互不认识,每天只能听见开门,锁门的声音,甚至打招呼的话都没有。
不知不觉就到了王小妞她家的地,王小妞还没完全适应,就被一个人抱起来,“妞妞,你好了呀?真是太好了,一会儿给你逮只兔子吃。”
“放我下来。”王小妞极其不适应突然脱离地面,被一个不认识的人抱着,他身上还有汗味。
“这是长春哥,你那天吃的鱼就是他给的。”王小军在她耳边小声提醒着。
王小妞抬头看见一个长得很高的男孩子,皮肤有些黑,脸上挂着笑容,他很瘦很瘦,可以用瘦骨嶙峋,骨瘦如柴形容吧!王小妞害羞的红着脸,低头小声喊了一声,“长春哥。”
刘长春脸也红了,幸亏他皮肤不白,看不出来,也不敢再直视王小妞,记忆中的王小妞都是不怎么爱说话的,刚刚那一声长春哥,绵绵的嗓音,刘长春感觉心花怒放,却又极力控制着自己的情绪。
“长春,快来帮忙!”
刘长春连忙应道,“马上过去。”又回头看了一眼小妞,憨憨的笑着,“一会儿忙完给你打兔子。”然后跑开不见了。
秋天,是一个收获的季节,乡村变成金色的海洋。山野稻田换上了耀眼的新装。玉米成熟了,高粱、大豆也成熟了。水稻的稻秆都擎起了丰满的穗儿,微风中稻浪犹如优美的五线谱,一个个稻穗儿,就是一个个跃动的音符,谱写着农民伯伯丰收后的欢乐与喜悦,记录着农民伯伯所奉献的辛劳与汗水。
蓝天,白云,金色的海洋,小妞的心情大好,风吹过,她的几缕头发飘在空中,像一幅画一般美妙。